东方运通:房价差距这么大,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?
发布时间:2025年8月21日 分类:行业新闻 浏览量:1339
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房价“差出一条鸿沟”,已经把全国楼市撕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市场。这种极端分化正在产生四重连锁效应——
需求被“虹吸”回流
总价差2–4倍、租售差3–6倍,使得改善资金和避险资金只敢在“核心5%地段”下注。结果是:
•核心区90天就能成交的二手房,非核心区挂牌270天无人问津;
•开发商把80%的拿地预算重新投向一线内环和强二线主城,远郊地块开始流拍。
价格信号失真,政策更难“一刀切”
同样一条限购、限贷政策,核心区“微痒”,远郊却“休克”。上海外环外放松限购后,成交量立刻反弹40%,而内环几乎无感;北京五环外土拍无人问津,三环内地块依旧高溢价。决策层只能“因区施策”,调控碎片化、补丁化。
金融风险“结构性迁移”
银行发现:同一城市里,核心区房贷30天逾期率<0.3%,远郊已飙到3%以上。于是信贷资源进一步向核心收缩,远郊出现“贷款减配—成交下滑—房价再跌”的死亡循环,局部出现“负资产”断供潮(燕郊案例跌幅75%,总价低于剩余贷款)。
城市更新与社会分层同步加剧
房价差直接决定了公共配套投入:
•地铁、学校、医院跟着高税基走,核心区“锦上添花”;
•非核心区基础设施老化、人口净流出,形成新的“城市洼地”。
结果是居住分异固化,低收入群体被“梯级外迁”,城市空间出现“双轨化”甚至“多轨化”。
一句话总结
极端价差把“全国一盘棋”的房地产市场拆成了“核心资产”与“普通商品”两个赛道:前者靠稀缺性和货币属性抗跌,后者靠人口与产业基本面决定生死。未来政策、金融、人口都会顺着这条鸿沟重新配置,买房前先确认自己站在哪一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