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年后半年趋势:复苏、分化与结构性重塑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6日 分类:市场趋势 浏览量:1700
进入2025年下半年,全球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一场由利率转向、供需错配、人口结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共同驱动的深度调整。整体来看,市场呈现出“局部复苏、区域分化、资产重构”三大核心趋势。
一、利率拐点带来信心修复,但融资成本仍高
2023–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大幅加息以对抗通胀,导致房地产融资成本飙升、交易冻结。但进入2025年,随着通胀回落,多国利率进入下行通道,市场预期明显改善。莱坊预测,2025年全球多数豪宅市场价格将温和上涨,迪拜、新加坡、东京等城市领涨,涨幅预计在3%–5%之间。
尽管利率趋稳,融资环境仍未回到宽松时代,开发商和投资者仍需面对较高的资本成本,这促使市场从“高杠杆扩张”转向“现金流优先”逻辑。
二、供应短缺成全球共性,住宅需求结构性上升
全球范围内,新建住房供应持续不足,成为支撑房价韧性的底层逻辑。城市化进程、国际人口流动恢复、家庭规模缩小(如单身家庭、小家庭增加)共同推高租赁与购房需求。
尤其在亚太地区,新建项目虽有所增加,但仍难以匹配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住房缺口。仲量联行指出,**养老住宅、学生公寓、保障性租赁住房**等细分品类,正成为2025年最活跃的投资标的。
三、投资逻辑转变:从“买资产”到“运营资产”
过去依赖房价上涨获利的模式正在失效。2025年,投资者更关注资产的经营能力与现金流稳定性。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场,推动市场“机构化”——即由专业团队进行资产管理、租户服务和ESG改造。
商业地产尤其明显:写字楼面临远程办公冲击,但物流仓储、数据中心、生命科学园区等“新经济载体”需求旺盛,成为资本新宠。
四、区域分化加剧:亚太活跃,欧美谨慎
亚太地区(尤其东南亚、日本、印度)成为全球房地产投资增长引擎,2025年新建项目数量逆势上升,反映长期看好情绪;
北美与欧洲则仍处调整期,尽管美国楼市展现韧性,但高利率抑制交易活跃度;欧洲受能源成本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,复苏节奏较慢;
中国则进入“质量优先”时代,市场总量收缩但结构性机会显现,如核心城市更新、保障房、产业园区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