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房地产政策重大调整,市场迎来新转机
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10日 分类:投资指南 浏览量:1227

我国房地产市场正迎来全面性政策调整。9月初,多部委联合发布新政,标志着房地产调控思路发生重大转变。这一系列政策变化将如何影响市场走向?普通购房者又该如何应对?本文带您深入解析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动向。

今年9月1日,住建部、财政部、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被业内称为"房地产新政20条"。这份文件与以往调控政策相比,呈现出明显的政策转向,重点由"限购限贷"转为"促进合理需求释放",政策基调由"稳"转为"活"。

从历史维度看,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。2017至2022年间,"房住不炒"成为主基调,限购限贷政策密集出台,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。2023年下半年开始,各地已陆续放松调控,但力度有限,市场反应平淡。而此次政策调整力度之大,范围之广,堪称近五年来最为全面的一次政策转向。
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.3%,销售额同比下降15.7%。一线城市房价小幅回升,而三四线城市房价仍在下行通道。在此背景下,此次政策转向意义重大。

东方运通

新政在哪些方面实现了"大转弯"?主要体现在五个关键方面:

首先是首付比例的全面下调。此次新政将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%,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5%。北京等一线城市已宣布执行最低标准,比此前政策降低了10至15个百分点。以北京为例,购买一套600万的房子,首付资金需求从180万降至90万,大幅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。

其次是利率优惠政策全面扩大。新政明确,首套房贷款利率可在LPR基础上下浮55个基点,二套房可下浮35个基点。按目前3.35%的5年期LPR计算,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至2.8%,为历史最低水平。一位购买500万房产、贷款350万、期限30年的购房者,每月可少还款近700元,30年累计节省约25万元利息支出。

第三是取消"认房认贷"政策。新政要求各地不再执行"认房又认贷"政策,改为"认房不认贷"或"认贷不认房"。这意味着许多原本被界定为"二套房"的购房需求,现在可按"首套房"标准执行,享受更低的首付比和利率。这一变化释放了大量被抑制的改善型需求。

第四是各种购房资格限制大幅放松。新政明确提出取消限购限售政策,同时放宽户籍限制。截至9月8日,全国已有37个城市宣布取消限购政策,包括此前执行严格限购的杭州、南京、武汉等热点二线城市。非户籍人口购房门槛也大幅降低,多数城市已取消社保缴纳年限要求。

第五是加大对房企的金融支持。新政设立1.5万亿元的"保交楼专项借款",同时推出"保主体"计划,为优质房企提供融资支持。据统计,截至9月6日,已有29家房企获得总计3820亿元的融资额度,其中包括多家此前面临流动性困难的大型房企。

这些政策转变的目的何在?从官方表述看,主要是稳定房地产市场、防范系统性风险、促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。客观分析,这轮政策调整有三大背景因素:

一是房地产下行压力持续加大。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5年1-8月,TOP100房企销售金额同比下降31.7%,创近十年最大降幅。房企资金链紧张,部分在建项目停工缓建,引发了社会关注。

二是居民购房意愿持续低迷。央行调查显示,2025年二季度居民购房意愿指数为16.3%,处于历史低位。高企的房价收入比和经济增长放缓是主要原因。

三是房地产关联产业受到波及。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建材、家电、家居等行业2025年上半年产值同比下降17.6%,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因素之一。

新政出台仅一周,市场已有明显反应。据中指院监测,9月1日至7日,重点监测的30个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上升42%,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升38%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一线城市部分热门楼盘重现排队购房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