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突围,卓尔地产以“信任”破局
发布时间:2025年6月26日 分类:行业新闻 浏览量:1361
当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寒潮裹挟着“房住不炒”的调控基调席卷而来时,无数房企在收缩与暴雷的泥淖中挣扎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2.7%,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30%,三四线城市房价跌幅更超预期。在这场凛冽的行业寒冬中,北京卓尔地产却以五年如一日的“信任交付”,在质疑声中逆势上扬——不仅以“购房+保单”模式兑现千户业主的安居承诺,更以敏锐的战略眼光,将发展触角伸向东南亚新兴市场柬埔寨,为投资者开辟了一条“危机中的黄金赛道”。
“信任经济学”:在至暗时刻点亮一盏灯
2019年,当卓尔地产推出“购房+保单”模式时,市场哗然。彼时,中国楼市正值“最后的狂欢”,高杠杆扩张仍是行业主旋律,而卓尔却选择了一条看似“反常识”的道路:将购房合同与保险权益绑定,承诺若项目未按期交付,保险公司将全额赔付业主首付。一时间,“庞氏骗局”“保险噱头”的质疑声铺天盖地。然而,卓尔管理层以《道德经》中的“轻诺必寡信”自省,将客户信任视为企业存续的根基。
五年后的今天,当一众房企因资金链断裂陷入烂尾困局,卓尔却在2024年7月如期交付北京、深圳等地的五个项目,并协助业主完成保单兑付与产权登记。这一“逆周期兑现”的案例,不仅是对市场悲观情绪的有力回击,更印证了其领导层“未雨绸缪”的战略定力——早在2018年,卓尔便主动收缩三四线城市布局,转向一线核心地段精细化开发,并通过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的模式,提前锁定客户权益。正如一位业主所言:“卓尔的保单不是‘保险’,而是‘保心’。”
破局之道:从“存量博弈”到“增量出海”
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。2024年,全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18%,土地流拍率攀升至25%,行业利润率跌破5%的生死线。面对国内市场的“存量博弈困局”,卓尔地产却将目光投向东南亚——尤其是被称为“亚洲经济新虎”的柬埔寨。
为何是柬埔寨?数据显示,柬埔寨过去十年GDP年均增速达7%,2023年金边平均地价已飙升至每平方米4500美元,核心区域如BKK1地价更突破8000美元,而房价年涨幅稳定在7%-15%。这一数据背后,是柬埔寨得天独厚的投资优势:
政策红利: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关键节点,柬埔寨对外资高度开放,允许外国人持有公寓永久产权,且无外汇管制,美元流通占比超90%,完美规避汇率风险;
基建爆发:金边新国际机场、轻轨AGT线、扶南运河等千亿级工程落地,带动沿线地价飙升10倍,城市版图加速扩张;
人口红利:金边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70%,住房刚需旺盛,租金回报率高达8%-10%,远超国内一线城市的1.5%-2%。
卓尔地产早在2021年便通过合资模式进入柬埔寨市场,主攻金边核心区高端公寓与商业综合体。其首个项目“铂悦天玺”选址使馆区,凭借“永久产权+包租代管”模式,吸引大量中资企业与外籍高管入驻,年化收益达12%,成为东南亚投资圈的标杆案例。
卓尔启示录:诚信为舟,远见为帆
中国房企的转型之路充满荆棘,但卓尔地产的实践揭示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:
客户信任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护城河。当行业陷入“交付危机”,卓尔以“保单兑付”重塑信用体系,将短期营销策略升华为长期品牌价值;
全球化视野是破局关键。国内市场的“内卷”倒逼企业出海,而柬埔寨等新兴市场的政策红利与增长潜力,为房企提供了“第二增长曲线”;
精细化运营取代野蛮扩张。从“高周转”到“高附加值”,卓尔通过产品创新(如融合康养、智能家居的“生活生态圈”)提升溢价,而非依赖土地升值套利。
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“善战者,求之于势。”卓尔地产的五年逆袭,既是“信任”与“远见”的胜利,亦为行业指明了一条生存法则:在凛冬中,唯有坚守初心、拥抱变革,方能于危机中育新机,于变局中开新局。